木马病毒都具有破坏性吗(木马病毒严重吗)
本文目录一览:
木马病毒有什么危害?
木马同病毒不是很一样 病毒主要以破坏数据,破坏软硬件为目的 木马则主要以偷窃数据,篡改数据为目的 中木马后有可能对丢失上网帐号,各种口令和用户名,远程控制你的电脑,远程控制开启你机器的外围设备 “木马”程序是目前比较流行的病毒文件,与一般的病毒不同,它不会自我繁殖,也并不“刻意”地去感染其他文件,它通过将自身伪装吸引用户下载执行,向施种木马者提供打开被种者电脑的门户,使施种者可以任意毁坏、窃取被种者的文件,甚至远程操控被种者的电脑。“木马”与计算机网络中常常要用到的远程控制软件有些相似,但由于远程控制软件是“善意”的控制,因此通常不具有隐蔽性;“木马”则完全相反,木马要达到的是“偷窃”性的远程控制,如果没有很强的隐蔽性的话,那就是“毫无价值”的。 一个完整的“木马”程序包含了两部分:“服务器”和“控制器”。植入被种者电脑的是“服务器”部分,而所谓的“黑客”正是利用“控制器”进入运行了“服务器”的电脑。运行了木马程序的“服务器”以后,被种者的电脑就会有一个或几个端口被打开,使黑客可以利用这些打开的端口进入电脑系统,安全和个人隐私也就全无保障了! 病毒是附着于程序或文件中的一段计算机代码,它可在计算机之间传播。它一边传播一边感染计算机。病毒可损坏软件、硬件和文件。 病毒(n.):以自我复制为明确目的编写的代码。病毒附着于宿主程序,然后试图在计算机之间传播。它可能损坏硬件、软件和信息。 与人体病毒按严重性分类(从 Ebola 病毒到普通的流感病毒)一样,计算机病毒也有轻重之分,轻者仅产生一些干扰,重者彻底摧毁设备。令人欣慰的是,在没有人员操作的情况下,真正的病毒不会传播。必须通过某个人共享文件和发送电子邮件来将它一起移动。 “木马”全称是“特洛伊木马(TrojanHorse)”,原指古希腊士兵藏在木马内进入敌方城市从而占领敌方城市的故事。
计算机病毒都具有破坏性吗
破坏计算机的功能或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的程序代码被称为计算机病毒。下面给各位讲解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征。
01、计算机病毒的程序性。计算机病毒与其他合法程序一样,是一段可执行程序,但它不是一个完整的程序,而是寄生在其他可执行程序上, 因此它享有一切程序所能得到的权力。在病毒运行时,与合法程序争夺系统的控制权。计算机病毒只有当它在计算机内得以运行时,才具有传染性和破坏性等活性。
02、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性。在生物界,病毒通过传染从一个生物体扩散到另一个生物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它会大量繁殖,井使被感染的生物体表现出病症甚至死亡。同样,计算机病毒也会通过各种渠道从已被感染的计算机扩散到未被感染的计算机,在某些情况下造成被感染的计算机工作失常甚至瘫痪。
03、计算机病毒的潜伏性。一个编制精巧的计算机病毒程序,进入系统之后一般不会马上发作,可以在几周或者几个月内甚至几年内隐藏在合法文件中,对其他系统进行传染,而不被人发现,潜伏性愈好,其在系统中的存在时间就会愈长,病毒的传染范围就会愈大。
04、攻击的主动性。病毒对系统的攻击是主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就是说,从一定的程度上讲,计算机系统无论采取多么严密的保护措施都不可能彻底地排除病毒对系统的攻击。
根据病毒特有的算法,病毒可以划分为:
1、伴随型病毒,这一类病毒并不改变文件本身,它们根据算法产生EXE文件的伴随体,具有同样的名字和不同的扩展名(COM),例如:XCOPY.EXE的伴随体是XCOPY.COM。病毒把自身写入COM文件并不改变EXE文件,当DOS加载文件时,伴随体优先被执行到,再由伴随体加载执行原来的EXE文件。蠕虫”型病毒,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不改变文件和资料信息,利用网络从一台机器的内存传播到其它机器的内存,计算网络地址,将自身的病毒通过网络发送。有时它们在系统存在,一般除了内存不占用其它资源。
2. 寄生型病毒 除了伴随和“蠕虫”型,其它病毒均可称为寄生型病毒,它们依附在系统的引导扇区或文件中,通过系统的功能进行传播,按其算法不同可分为:练习型病毒,病毒自身包含错误,不能进行很好的传播,例如一些病毒在调试阶段。
3. 诡秘型病毒 它们一般不直接修改DOS中断和扇区数据,而是通过设备技术和文件缓冲区等DOS内部修改,不易看到资源,使用比较高级的技术。利用DOS空闲的数据区进行工作。
4. 变型病毒(又称幽灵病毒) 这一类病毒使用一个复杂的算法,使自己每传播一份都具有不同的内容和长度。它们一般的作法是一段混有无关指令的解码算法和被变化过的病毒体组成。
按照计算机病毒存在的媒体进行分类:
(1)根据病毒存在的媒体,病毒可以划分为网络病毒,文件病毒,引导型病毒。网络病毒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感染网络中的可执行文件,文件病毒感染计算机中的文件(如:COM,EXE,DOC等),引导型病毒感染启动扇区(Boot)和硬盘的系统引导扇区(MBR),还有这三种情况的混合型,例如:多型病毒(文件和引导型)感染文件和引导扇区两种目标,这样的病毒通常都具有复杂的算法,它们使用非常规的办法侵入系统,同时使用了加密和变形算法。
(2)根据病毒传染的方法可分为驻留型病毒和非驻留型病毒,驻留型病毒感染计算机后,把自身的内存驻留部分放在内存(RAM)中,这一部分程序挂接系统调用并合并到操作系统中去,他处于激活状态,一直到关机或重新启动.非驻留型病毒在得到机会激活时并不感染计算机内存,一些病毒在内存中留有小部分,但是并不通过这一部分进行传染,这类病毒也被划分为非驻留型病毒。
(3) 根据病毒破坏的能力可划分为以下几种:
无害型,除了传染时减少磁盘的可用空间外,对系统没有其它影响。
无危险型,这类病毒仅仅是减少内存、显示图像、发出声音及同类音响。危险型,这类病毒在计算机系统操作中造成严重的错误。非常危险型,这类病毒删除程序、破坏数据、清除系统内存区和操作系统中重要的信息。这些病毒对系统造成的危害,并不是本身的算法中存在危险的调用,而是当它们传染时会引起无法预料的和灾难性的破坏。由病毒引起其它的程序产生的错误也会破坏文件和扇区,这些病毒也按照他们引起的破坏能力划分。一些现在的无害型病毒也可能会对新版的DOS、Windows和其它操作系统造成破坏。例如:在早期的病毒中,有一个“Denzuk”病毒在360K磁盘上很好的工作,不会造成任何破坏,但是在后来的高密度软盘上却能引起大量的数据丢失。
什么是木马病毒,它都有哪些破坏力?
木马是一种带有恶意性质的远程控制软件。木马一般分为客户端(client)和服务器端(server)。客户端就是本地使用的各种命令的控制台,服务器端则是要给别人运行,只有运行过服务器端的计算机才能够完全受控。木马不会像病毒那样去感染文件
新的特洛依木马程序,像是在你的键盘上方装设隐藏针恐摄影机一般,它可以记录你敲下的每一个键盘指令或在你的计算机暗地里动手脚,有朝一日发动”阻断式服务攻击”(
denial-of-service
attack)时,只需敲一个键就
OK。
「BadTrans.B
坏透了」夹带的木马程序
Keylog
,则会将你使用的操作系统和个人密码等资料传回给病毒作者。它的变种还会利用
IE
已知的漏洞自动开启附件,所以造成全球快速且大量感染。
更令人忧心的是,变种的”坏透了”也会夹带另一只木马程序
PWS.Hooker,
它不但会记录受害者敲下键盘的哪些键,还会知道对方目前使用的操作系统。
计算机病毒都具有破坏性吗?
计算机病毒破坏性是指病毒破坏系统,修改或删除数据,占用系统资源,干扰机器的正常运行,严重的会使计算机系统全面崩溃. 计算机病毒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非授权可执行性 计算机病毒具有正常程序的一切特性,它隐蔽在合法的程序或数据中,当用户运行正常程序时,病毒伺机窃取得到系统控制权,先于正常程序执行。 (2)广泛传染性 计算机病毒通过各种渠道从已经被感染的文件扩散到其他文件,从已经被感染的计算机扩散到其他计算机,这就是病毒的传染性。传染性是衡量一种程序是否为病毒的首要条件。 (3)潜伏性 计算机病毒的潜伏性是指病毒隐蔽在合法的文件中寄生的能力。 (4)可触发性 指病毒的发作一般都有一个激发条件,即一个条件控制。一个病毒程序可以按照设计者的要求在某个点上激活并对系统发起攻击。 (5)破坏性 病毒最根本目的还是达到其破坏目的,在某些特定条件被满足的前提下,病毒就会发作,对计算机系统运行进行干扰或对数据进行恶意的修改。 (6)衍生性 计算机病毒可以被攻击者所模仿,对计算机病毒的几个模块进行修改,使之成为一种不同于原病毒的计算机病毒。 (7)攻击的主动性 计算机病毒为了表明自己的存在和达到某种目的,迟早要发作。 (8)隐蔽性 指病毒的存在、传染和对数据的破坏过程不易为计算机操作人员发现,同时又是难以预料的。大部分的病毒的代码之所以设计得非常短小,也是为了隐藏。病毒一般只有几百或1k字节,病毒转瞬之间便可附着到正常程序之中,使人非常不易被察觉。 (9)寄生性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可直接或间接执行的文件,是没有文件名的秘密程序,但它的存在却不能以独立文件的形式存在,它必须是以附着在现有的硬软件资源上的形式而存在的。 计算机病毒的种类繁多,主要有以下分类方式: (1)按传染方式 分为:引导型病毒、文件型病毒和混合型病毒。 引导型病毒嵌入磁盘的主引导记录(主引导区病毒)或DOS引导记录(引导区病毒)中,当系统引导时就进入内存,从而控制系统,进行传播和破坏活动。 文件型病毒是指病毒将自身附着在一般可执行文件上的病毒,以文件为感染。目前绝大多数的病毒都属于文件型病毒。 混合型病毒是一种既可以嵌入到磁盘引导鞠中又可以嵌入到可执行程序中的病毒。 (2)按连接方式 分为:源码型病毒、入侵型病毒、操作系统型病毒、外壳型病毒。 源码病毒:较为少见,亦难以编写。因为它要攻击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在源程序编译之前插入其中,并随源程序一起编译、连接成可执行文件。此时刚刚生成的可执行文件便已经带毒了。 入侵型病毒:可用自身代替正常程序种的部分模块或堆栈区。因此这类病毒只攻击某些特定程序,针对性强。一般情况下也难以被发现,清除起来也较困难。 操作系统病毒:可用其自身部分加入或替代操作系统的部分功能。因其直接感染操作系统,这类病毒的危害性也较大。 外壳病毒:将自身附在正常程序的开头或结尾,相当于给正常程序加了个外壳。大部份的文件型病毒都属于这一类。 (3)根据病毒特有的算法 分为:伴随型病毒 “蠕虫”型病毒、寄生型病毒、练习型病毒、诡秘型病毒、变型病毒(又称幽灵病毒)。 伴随型病毒:这一类病毒并不改变文件本身,它们根据算法产生EXE文件的伴随体,具有同样的名字和不同的扩展名(COM),例如:XCOPY.EXE的伴随体是XCOPY.COM。病毒把自身写入COM文件并不改变EXE文件,当DOS加载文件时,伴随体优先被执行到,再由伴随体加载执行原来的EXE文件。 “蠕虫”型病毒: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不改变文件和资料信息,利用网络从一台机器的内存传播到其它机器的内存,计算网络地址,将自身的病毒通过网络发送。有时它们在系统存在,一般除了内存不占用其它资源。 寄生型病毒:除了伴随和“蠕虫”型,其它病毒均可称为寄生型病毒,它们依附在系统的引导扇区或文件中,通过系统的功能进行传播。 练习型病毒:病毒自身包含错误,不能进行很好的传播,例如一些病毒在调试阶段。 诡秘型病毒:它们一般不直接修改DOS中断和扇区数据,而是通过设备技术和文件缓冲区等DOS内部修改,不易看到资源,使用比较高级的技术。利用DOS空闲的数据区进行工作。 变型病毒(又称幽灵病毒):这一类病毒使用一个复杂的算法,使自己每传播一份都具有不同的内容和长度。它们一般的作法是一段混有无关指令的解码算法和被变化过的病毒体组成。
采纳哦
木马病毒有什么危害?
您好:
木马病毒的危害有很多的,不用的木马病毒都有其不同的危害之处,例如有的木马病毒可以远程监控您的网络摄像头,有的就可以盗取账号和密码,有的还可以盗取电脑中的资料等等很多,为了您电脑的安全建议您使用腾讯电脑管家保护您的电脑吧,腾讯电脑管家是采用“ 4+1 ”核“芯”杀毒引擎的专业杀毒软件,还有清理垃圾、电脑加速、修复漏洞、软件管理、电脑诊所等电脑管理功能,您可以点击这里下载最新版的腾讯电脑管家:最新版腾讯电脑管家下载
如果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到电脑管家企业平台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