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宾阳木马病毒的简单介绍
如何遏制"冒充公检法"等电信诈骗案多发态势
中青在线郑州5月17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潘志贤)今天是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防范电信诈骗和保证信息安全备受公众关注。
现实生活中,人们不时会收到看似来自移动(10086)、联通(10010)、各大银行(955XX)等客服号码的短信,内容多为获奖的兑奖信息、个人积分变动、银行卡余额有异常等让人信以为真的短信。而一旦询问或回复,则会卷进骗子精心设计的骗局中。另外,生活中很多人也遭遇过冒充公检法人员或“我是你领导”之类的电信诈骗案件。
当前,电信诈骗案件层出不穷,种类繁多,作案手段不断翻新。如何遏制“冒充公检法”等电信诈骗案件多发态势?老百姓怎样才能避免上当受骗呢?
5月16日,河南省公安厅在全省公安机关打击治理虚假信息诈骗犯罪专项行动推进电视电话会议上,专题部署了深化打击虚假信息诈骗专项活动,并通报推广鹤壁、许昌、济源3地公安机关在积极推进反虚假信息诈骗犯罪专项行动中的经验做法。
鹤壁市公安局在侦破一起QQ诈骗案件中,发现嫌疑人假冒的QQ号实际登陆地址为广西宾阳,通过研判,确定取款地也为广西宾阳。两小时内,鹤壁市公安局就安排工作组出发赶往广西宾阳。查询到嫌疑人取款的视频,对嫌疑人情况进行核实后,前线侦查员迅速布控,在嫌疑人乘出租车时将其抓获,并缴获了作案工具。
4月29日12时3分,济源市公安局接到黄某报警,称他被一个假冒公司总经理的微信号码诈骗,向一家名为“深圳佳森宏服装有限公司”的工商银行对公账户转账500万元。接警后,济源市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民警迅速问清受害人涉案账户及户名,开展查询止付工作。
在银行的配合下,民警止付该对公账户资金301万元,并将已转往另一个工商银行账户的99万元冻结。通过进一步查询发现,另有一笔100万元已被转往一个农行账户上,民警立即联系所涉的农业银行联络员,得知余额已剩50元,资金被转往另一个农行账户。
再次查询这个账户,发现赃款仍在账上,民警立即启用“挂失五步法”,拨打农行客服电话,向客服人员提供账号、户名、开户行、余额,挂失该账户,止付资金100万元。12时55分,涉案的500万资金全部止付。
4月29日,许昌市公安局按照全省反电信诈骗工作机制,成功止付了一起冒充公检法特大电信诈骗案件被骗资金601万元。
4月28日下午,禹州市民黄某某接到自称许昌市公安局民警的电话,称他涉嫌“洗黑钱”犯罪,并传真了一份显示他姓名和照片的最高人民检察院通缉令,对其恐吓后,要求其将全部资金转移到“安全账户”上接受调查。
受害人惊恐之下,按照嫌疑人电话指令,将66.6万元现金转入本人一个开通了网银功能的农业银行账户内,嫌疑人诱骗出受害人银行账户的动态密码,迅速通过网银转账将该笔资金转移并异地取现。
4月29日11时许,犯罪嫌疑人再次给受害人打电话,用同样手段诱使黄某某将601万元定期存款转入上述农业银行账户内,继续实施诈骗。
黄某某的妻子和儿子发现其行为异常,怀疑被骗,遂拨打110报警。禹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接警人员立即将受害人报警转接到许昌市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由于嫌疑人已经套取了受害人农行账户的交易密码,很可能正在转移该笔资金。
鉴于案情重大,情况紧急,许昌市公安局有关领导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置,最终成功将受害人的601万元现金全额止付,避免了受害人遭受重大损失。
许昌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认为,该案报警及时,多方反应迅速,才能成功全额止付。该案中,民警先后与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联络员联系,调取了涉案的30个银行账户的交易明细,仅用1个小时时间便查到了嫌疑人涉案银行账户在福建福州市区准确的取款地点。
经过对此案受害人家属的回访,受害人家属能及时发现异常并报警,就是因为受到近期全市反诈防骗教育,了解一些辨别诈骗的常识。受害人家属通过“本地公安机关却使用外地的电话号码(广州的手机),公安机关办案却使用检察院的通缉令”发现疑点,怀疑被诈骗并及时报警,为警方紧急处置赢取了时间。
据介绍,许昌市创新反诈骗接警模式,受害人拨打110报警后,接警员直接与受害人通话,询问受害人被骗情况,第一时间进行处置。
而且,接警民警熟知电信诈骗类型和手法,接警的同时能快速辨别诈骗种类,处置起来有条不紊。该市公安局打击电信诈骗专业队研判组合成研判,指导指挥并提供信息支持,支撑了全市专业打击工作,近期连续打掉四个电信诈骗团伙,抓获团伙成员26人。
同时,切实加强警银企深度合作,许昌市公安局与许昌市多家银行和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公司三管齐下,提升了止付效率。
据河南省公安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自2015年11月公安部部署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以来,河南省各级公安机关按照统一部署,创新推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2016年以来,河南共破获本省虚假信息诈骗案件595起,连带破获外省案件154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51名,成功止付涉案资金6600余万元,止付率达29.34%,发案数同比下降5%。“五一”前一周内,安阳、许昌、济源等地接连成功止付大要案,涉案资金达1400多万
河南省公安厅副厅长李法正表示,要进一步落实反诈骗快速处置机制建设,切实履行好反诈骗中心的作用,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不断健全完善与银行的快速联动机制,为快速查询、止付、冻结提供保障。要进一步加大破案攻坚打击力度,不断提高破案打击成效,对发现的案件线索盯紧不放、对抓获的诈骗分子深挖审查、对群众的受骗损失一追到底。
警方总结了8种常见电信诈骗骗术及应对方法:
1.冒充熟人借钱:不法分子拨打受害人电话后先试探性地问“猜猜我是谁”,诱使受害人对号入座,再以“出事了”为由向受害人借钱。还有骗子盗取熟人的QQ、微信号,以手机欠费为由要求受害人帮忙充值等。
民警支招:只要是涉及金钱,都应再三确认。
2.冒充公检法类电话诈骗:不法分子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单位“工作人员”打来电话,告知受害人涉嫌洗钱、贩毒、经济犯罪等,利用受害人急于“摆脱干系、减少损失”的心理,诱使受害人将钱款转入骗子提供的所谓安全账号,以达到诈骗的目的。
民警支招:“公检法”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安全账户”等于诈骗。
3.用伪基站冒充10086等运营商客服电话:不法分子通过“伪基站”伪装成10086等号码群发诈骗短信,以“积分兑换现金”的方式诱骗诱下载安装一个带有木马病毒的App,窃取账号、密码、验证码等盗刷资金。
民警支招:可拨打10086等电话咨询。
4.冒充银行工作人员:不法分子冒充银行工作人员,谎称客户银行卡被恶意透支,或称受害人身份被盗用,以保证受害人资金安全为由,诱骗受害人提供银行卡卡号、密码等信息盗取用户资金。
民警支招:正规的银行客服是不会像客户索要银行卡密码和验证码,如有疑问,可拨打官方客服核实。
5.短信暗藏木马链接:不法分子发送的短信中暗藏木马病毒的网站链接,一旦点击就可能盗取手机内的网银密码等信息。同时,中毒的手机还有可能自动向通讯录中存储的号码再次扩散病毒短信,导致亲友“中招”。
为达到目的,不法分子往往会以各种夺人眼球的文字为噱头诱使受害人点击链接,比如“你老公/老婆有外遇了”、“看看你干的好事,身边的人都知道了”、“最近干吗呢?我整理了上次聚会的照片,记得去看哦,照片链接网址……”,又或者利用时下热点,如爸爸去哪儿、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均已“被抽选为幸运观众”为由,诱使用户点击植入木马病毒的链接。
民警支招:来历不明的链接一律不点,收到类似的短信立即删除。
6.“网上购物退款”诈骗:不法分子冒充淘宝等公司客服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以受害人拍下的货品缺货或者交易失败为由,告诉受害人需要退款,要求购买者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实施诈骗。
类似的骗局还有假冒铁路部门客服人员以“改签车票”、冒充航空公司机票改签/航班取消等借口行骗。
民警支招:网购退款会直接退回支付宝内,不需要知道银行卡号等信息。
7.网银密码器升级诈骗:不法分子搭建与银行网站极为相似的虚假网站,通过群发网银密码器升级短信诱使受害人登陆假网站,输入银行帐号、密码等信息,犯罪分子在后台获取后,再骗取动态口令,迅速通过网银转帐方式将受害人银行帐户内资金转移。
民警支招:收到此类信息时可以直接向银行客服核实。
8.二维码内植入木马:不法分子先将二维码植入木马病毒,再以降价、奖励为诱饵,诱使用户扫描,一旦扫描安装,木马就会进入手机系统,盗取银行账号、密码等个人隐私信息,再以短信验证的的方式篡改对方密码,将对方账户的资金转走。
民警支招:不管对方以什么理由要你扫码支付,只要不是正规平台的二维码,千万别乱扫,贪小便宜小心吃大亏。
实际上,不法分子的招数远不止这些,随着公众防骗意识的增强,不法分子的招数也会越来越高明。民警建议不法分子一定要擦亮眼睛,时刻保持警惕,在防范电信金融诈骗方面力争做到“三要三不要”。
要提高安全意识,比如在设置密码时避免选用生日、电话号码等容易猜测的数字或字母组合,不在公共场所使用网银等;要登录正确的网站或通过银行的专用电话或到银行的营业网点进行查询咨询;遇到诈骗,要积极地向公安机关举报。
“三不要”即:不要轻信来路不明的电话号码的短信或者非正常渠道的电话银行服务;不要轻信各类中奖、费用返还的短信内容,拒绝利益诱惑;
不要向任何人透露银行卡或网上银行用户名、密码,任何情况下,银行及公安、司法等单位都不会向客户索要银行卡或网上银行密码。
( 编辑:王亦君)
作者:潘志贤
三人收到"你家那个"的短信点击后发生了什么?
这样的
短信不要点
尤其是链接
会中病毒的
资料都会丢
粗口木马病毒哪里来的?
央视记者采访了宾阳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站的工作人员,针对“粗口木马”的传播途径,工作人员表示:不法分子通过让受害者手机感染“粗口木马”病毒的方式,获取其通讯录、银行验证码短信等个人信息,以实施资金诈骗。此外,不法分子还将“粗口木马”编程在网上进行交易,销售木马使用权,威胁更多人的财产安全,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而在不久前,由腾讯守护者计划安全团队驱动、腾讯手机管家提供 “粗口木马”监测数据线索和技术支持,广西南宁警方也破获了一起粗口木马诈骗案。其中“粗口木马”病毒诈骗的手段与央视报道的广西宾阳案件基本相似,即:受害者先是收到熟人发来的一条带有网址链接的短信,点开链接,手机立即自动下载了外形类似DOC文件的程序,安装该程序后,粗口木马病毒便被激活,帮助不法分子窃取受害人的银行卡短信验证码、手机过往的短信和通话记录。
求助:在哪里可以找到这个片子
其实你根本不用找,因为你找到她也没用。毕竟这样的事在当今社会已经是层出不穷了,见怪不怪了!就算是你找到她了又怎么样?既然她敢名目张胆的在QQ上行骗,我相信自然她也比狐狸还狡猾,我希望以后每一个人都要提高这种防止被骗的意识,要细心的对待身边的每一件事就OK了!这样不是间接的消灭了他们这一伙人吗?气愤归气愤,记得提醒你身边的人,注意身边的事。
我男友住在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大桥镇,上个月被关去看守所因为去年夥同
这是网络诈骗罪,判刑1年以下在看守所服刑,看守所没有人性,就像关牲口一样的地方,嫌疑人送到看守所要受很多罪,先脱光了全身检查包括扒开肛门检查有没有违禁品,体检,留指纹,登记,剃光头,穿犯人囚服,盘腿坐板背监规,强制劳动,做不到的挨打,经常每天劳动十几个小时, 犯人劳动是看守所的主要收入来源(狱警的奖金收入),所以劳动的强度很大,基本是早上6点开始除吃饭和交班时间,一直要干到晚上12点,有时任务多加班到凌晨3点,天天吃不饱。
看守所犯人都是睡大通铺,30多犯人挤在一个十几平米的监舍,吃饭劳动拉屎放屁都在里面汗臭气味非常难闻。一年四季只能洗冷水澡,违反监规犯错会戴着手铐脚镣关禁闭,挨打,看守所监规非常严厉变态犯人一举一动都被严格限制,犯人每天上厕所都要喊报告,批准了才能去。每个犯人大便只有几分钟不能超时。每天是发黄的馒头,煮白菜,吃不饱。吃饭只能蹲在地上吃,时间只有5分钟,见到管教要抱头蹲下,低人一等。条件非常差。
看守所经常有安全大检查,所有在押犯人要脱光衣裤撅着光屁股伸开四肢趴在墙上接受严格检查,查到违禁品就要倒霉了。
关押几个月要接受多次审讯,还要戴手铐脚镣拉倒外面指认犯罪现场,审讯的时候要抱头蹲在地上被戴着手铐去审讯室,还要把手脚牢牢铐在审讯椅上连续几个小时审讯。
在37天之内被检察院批捕了就要关押几个月等法院判刑,判刑以后送到监狱服刑。
利用木马病毒盗取信息的诈骗是怎样实现的?
木马程序属于计算机病毒的一种,但与一般的病毒不同,它一般不会进行自我复制,也并不会“刻意”去感染其他文件。它通常会伪装成程序包、压缩文件、图片、视频等形式,通过短信、网页、邮件等渠道引诱用户下载安装。如您打开了此类木马程序,您的电脑或手机等电子设备便会被编写木马程序的不法分子所控制,从而造成信息文件被修改或窃取、电子账户资金被盗用等危害。例如,目前有不法分子利用伪基站冒充银行发送短信,短信中的链接其实是一个“钓鱼网站”,而下载的客户端实际上是一个木马病毒。不法分子利用木马病毒窃取卡片信息并进行网络购物,同时将发送到客户手机上的短信验证码转移到了自己的手机上,从而完成支付。
为防范上述诈骗行为,保护您的账户资金安全,向您提出以下建议:
1.不法分子能利用“伪基站”冒充任意号码发送短信,因此即使收到中奖、软件推荐等显示为官方号码发送的短信,仍需保持警惕,建议回拨进行确认。
2.木马病毒往往会伪装成其他应用,并通过“钓鱼网站”、短信、图片、邮件、压缩包、聊天软件等方式传播,建议不要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应用软件等内容。
3.安装防火墙及杀毒软件,定期杀毒并定期更新系统补丁,保护移动终端安全。
4.下载网银支付类应用要到官方网站进行下载。
5.开通短信通知服务,账户发生异常变化后,及时联系银行,封锁账户或挂失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