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生物网站有哪些(生物入侵方式)
国内有哪些好的生物资讯网站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病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
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
安徽省生物研究所
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
湖南省生物研究所
江苏省生物研究所
福建省生物研究所
吉林省生物研究所
河北省生物研究所
河南省生物研究所
山西省生物研究所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辽宁省生物研究所
甘肃省生物研究所
海南省生物研究所
浙江省生物研究所
福州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
北京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所
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工程医学研究所
南京大学生物物理研究所
上海地区有哪些外来入侵物种?求大神帮助
应该是食蚊鱼和互花米草吧!有详细资料: 1.柳条鱼就是食蚊鱼,食蚊鱼是全球最危险的100种外来物种之一。”在上海绿洲野生生物保护中心的官方网站上,有网友毫不避讳地指出。 为证明自己所言非虚,该志愿者还制作了一个水箱,将一些食蚊鱼、金鱼和其他小鱼混养其中。试验日志显示,在7天时间内,“食蚊鱼不停地追逐金鱼和其他鱼类的尾鳍,并进行咬啮”,最后金鱼等都纷纷死亡。 不少网友认为,本次实验反映出了食蚊鱼 的“凶残性”。由于被大量引入水域中,目前该鱼种正逐步成为水系中占绝对优势的种群,对相似生态位的本地鱼类,造成了极大压力。食蚊鱼经常干扰或啃咬较大鱼的鳍,说明金鱼的死亡应与这种行为有一定的联系。 20年前开始引入繁殖放养中尚未发现异状 据介绍,今年上海的蚊蝇数量将是去年的3至5倍。之前,上海市爱卫会开始向居民小区和公共场地大批投放柳条鱼,希望通过生物灭蚊技术,减少蚊子数量。 “目前,我们并没有发现食蚊鱼对水生态产生异常影响。”市爱卫办相关人士诧异地表示,食蚊鱼不是新东西,早在20年前就开始引入繁殖。“经过多年实践证明,柳条鱼确能吞食大量孑孓(幼蚊),一昼夜能食40至100只幼蚊,最多的时候甚至可以吃200多只,效果较好。但由于没有进行专项观察,我们没有发现它的入侵性。” 首批在沪试点放养的长宁区爱卫办负责人也指出,至今未发现食蚊鱼成了“生态杀手”。“应该不可能吧,拇指大小的鱼,怎么会对生态系统产生破坏呢?” 确为外来入侵物种但对其他鱼类无灭绝影响 “食蚊鱼确实是外来入侵物种。”上海水产大学鱼类研究室主任唐文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但它并不是凶猛的外来入侵者,性情相对比较温和。” 唐文乔告诉记者,食蚊鱼在本市的逐渐增加,客观上对我国鱼类产生了“排挤”,目前经观察其数量在逐步缩小。不过由于个体甚小,它对绝大多数的鱼类不会产生灭绝影响。“当然,在种群聚集时,可能也会出现追咬其他鱼类的行为,但很难产生大的生物影响。” 尽管如此,记者了解到,市民反映的情况已引起市爱卫会的重视,相关部门表示将加强观察,一有情况马上采取紧急措施。 2.新华网上海频道记者王蔚5月9日报道:8日,上海市海洋局公布的2007年上海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崇明东滩受互花米草外来物种入侵的影响较重,监测区域互花米草滩地面积明显增加,导致大型底栖生物群落最适栖息地——海三棱镳草滩地的面积减少。 监测结果表明,自2000年至2005年,崇明东滩互花米草面积增加了1426公顷,而海三棱镳草的面积则减少了566公顷。照此趋势发展,海三棱镳草的坚果和潮间带底栖生物将受影响,而这些是候鸟的饵料资源。 互花米草原产美国大西洋沿岸,是一种生长在潮间带的多年生盐沼植物。植株粗壮高大,具有强大和快速的繁殖扩展能力,且根系相当发达,可深入土壤中达1.5米,通常是草有多高,根就有多深,一个成年农民使劲拔都拔不出来。 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环境与工程学院丁永生教授介绍说,上世纪90年代上海引种互花米草,就是看中它具有抗风消浪、保滩护岸、促淤造陆的作用。然而,它的迅速扩散已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危害。崇明东滩原先的自然植被主要是芦苇和海三棱镳草,现在,互花米草的竞争能力显著大于海三棱镳草,成为东滩的强势植被。
谁有有关外来生物入侵的资料
威胁北京等地生态安全的美国白蛾、带来广州管圆线虫病的福寿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外来入侵生物”。
外来入侵生物对我国造成了哪些危害?情况到底有多严重?如何应对其挑战?记者日前专访了农业部外来入侵生物预防与控制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国家973计划“农林危险生物入侵机理与控制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万方浩。
四因素导致外来生物作威作福
记者:如何理解“外来生物入侵”这个概念?
万方浩:对于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与栖境而言,任何非本地的生物都叫外来生物。外来生物离开了自己的“祖国”,就成了“生物移民”。“生物移民”本无好坏之分,但当它们在新的生境中肆意繁衍,并对进入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时,就构成了“外来生物入侵”。
记者:这些“侵略者”往往在故乡并不凶恶,为何到了异域就成了“生态杀手”?
万方浩:外来生物能在侵入地作威作福,主要有四个原因:首先,它们有很强的生态适应性。一旦栖身,很快就能“入乡随俗”。其次,较强的繁殖特性让其“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第三,其侵入地的生物群体与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容易被改变。第四,新生境里缺少天敌,没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危险,它们可以肆无忌惮。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组织今年3月发表的报告说,全球因生物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美元。
400多种外来物种入侵我国
记者:外来生物入侵的危害是在什么时候被人们认识到的?
万方浩:1954年,美国人艾尔特在《动物入侵生态学》中率先提出“生物入侵”这个概念。到1982年左右,生物入侵问题才被人们广泛认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外来生物入侵才真正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记者:我国外来生物入侵的情况怎么样?
万方浩:中国已成为遭受外来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有400多种;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生物中,我国占到50余种,且多为大害。
人类也可能会受到这些生物的侵扰,前一阵子在北京引发轩然大波的福寿螺,就是一例。
更令人担心的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大约每8—10年才有一种生物入侵。近几年,年年都会出现1—2种新面孔,检疫部门还经常截获一些“高危分子”。
防治外来生物入侵是一场持久战
记者:我国应对外来生物入侵还需做哪些努力?
万方浩:外来生物入侵问题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目前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防治外来生物入侵,是一场持久战。
首先,要摸清家底,科学决策。建立全面的外来生物数据库,是制定防治决策的前提。同时,建议成立相应的专家委员会,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其次,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针对外来生物入侵的专门法规。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才能杜绝引发外来入侵物种成灾的现象。
此外,有法可依,还需监管得力。应建立相应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和快速应急反应体系,成立权威领导机构,协调农业、林业、牧业、渔业、海洋、检验检疫、环保等各部门、各行业统一行动,形成联防之势。同时,建立责任制,明确“责任田”,才能将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http://www.biobase.com.cn/blog/user1/bioinvasion/
这个网站有很多
http://tech.163.com/special/00091T3K/shengwuruqin.html
生物入侵专题_网易探索频道
入侵的动物都有哪些
很多吧,在澳大利亚兔子入侵也造成灾害,因为那边生物进化比较缓慢,还没有狼等之类的高级动物,没有天敌,爆发性的生长
求推荐几个生物学网站
生物谷就相当不错,还有各大相关论坛呀,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输入“生物”会有相关链接的~~~
很管用~~
有个网站是说国内外的奇怪生物和事情,网站经常被封,有人知道网址吗
SCP基金会 的网站,其中著名的怪物scp-173就是出自这里。
《SCP基金会》(Special Containment Procedures Foundation)是一个有关于各种超自然现象、个体等等事件的系列作品,由于作者数量众多且面向全球,符合条件的文章都可以被收纳。
故事主体围绕一个名为“SCP基金会”的组织,该组织受各个主要国家政府的授权和委托,且其本身运作不受司法管辖权干扰,目标为收容世界上的异常现象、事件、个体等等,并统称为“收容物”。许多这些“物品”既可对人产生物理危险,又可对世界范围的人群产生心理影响,动摇他们的个人信念,干扰他们的日常生活。在了解大致的设定后,你就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向SCP基金会官方网站提交自己的创意,如果创意不佳,你的作品可能被删除。
《SCP基金会》以其成功的题材让同人作品不断延续,激活了每一位作者的想象力。目前SCP基金会官方网站收录有3000多篇SCP档案和大量相关的外围文档小说。SCP中文站目前的主要任务是翻译英文站文档并将之展示出来。翻译好的内容会先发布在论坛上供管理者和爱好者们纠错、润色,然后再发布到wiki式整理的中文站上。同时,中文站论坛开设了原创中文SCP版块,让喜爱SCP的人士可以尽情施展自己的想象力。
谁能介绍几个好的生物学网站啊??
生物谷
http://www.bioon.com
丁香园
http://www.dxy.cn/bbs/
这两个算是国内的主流了,初学者的话建议上前者,东西绝对实用,研究生学历的话就上后者,其他的
http://www.biosino.org/
http://www.ibioo.com
http://www.pep.com
哪些网站有病毒?
不健康网站的可能性大一些。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是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的代码,能影响计算机使用,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播性、隐蔽性、感染性、潜伏性、可激发性、表现性或破坏性。计算机病毒的生命周期:开发期→传染期→潜伏期→发作期→发现期→消化期→消亡期。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程序,一段可执行码。就像生物病毒一样,具有自我繁殖、互相传染以及激活再生等生物病毒特征。计算机病毒有独特的复制能力,它们能够快速蔓延,又常常难以根除。它们能把自身附着在各种类型的文件上,当文件被复制或从一个用户传送到另一个用户时,它们就随同文件一起蔓延开来。